汉文帝作为一个富有四海的天子能够这样勤俭朴实、廉洁自律且对生
汉文帝作为一个富有四海的天子,能够这样勤俭朴实、廉洁自律,且对生死又如此达观,确实可称得上是一位开明仁厚的君主。司马迁称赞汉文帝“专务以德化民”,又说他“德至盛也”,切合实际,并非过誉。所以在汉文帝后期,西汉经济迅速恢复,朝野一心,内外归服,出现了“海内殷富,兴于礼义”的太平盛世。人民没有忧愁,六七十岁的老翁乐游嬉戏,如同小孩子一般。
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作为最高统治者,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巨大的表率作用。在上位的人做事,如果都能做到“仰畏天命,俯畏人言”,那他眼中必定不会只有“权”和“钱”二字,办事也决不草率。如果一个君主能做到这一点,那受惠的将是天下苍生了。
表
表
除《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》无序外,《史记》十表共九序,每一篇都是简洁的史论。
司马贞曰:“《礼》有《表记》,而郑玄云‘表,明也。’谓事微而不著,须表明也,故言表也。”(《三代世表·索隐》)。赵翼说:“《史记》作十表,仿于周之谱牒,与纪传相为出入,凡列侯、将、相、三公、九卿功名表著者,既为立传,此外大臣无功无过者,传之不胜传,而又不容尽没,则于表载之,作史体裁,莫大于是。”(《二十二史札记》卷一)。准上,则“表”之义:
表隐微之事,使之鲜明。
扩大纪、传的记事范围。
表与纪、传互为经纬,是联系纪、传的桥梁。
《史记》十表,用以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阶段性,建立了古代的年代学理论,最有章法义例。十表序列如次:(一)三代世表、(二)十二诸侯年表、(三)六国年表、(四)秦楚之际月表、(五)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、(六)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、(七)惠景间侯者年表、(八)建元以来侯者年表、(九)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、(十)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。本书选评两篇年表序。
六国年表序
《六国年表》表名六国,实谱八国。第一栏周,尊天下共主。第二栏秦,列于六国之前,日食灾异载于秦表而不载于周表,其义即以秦系天下之存亡,褒美秦统一之业。因此周、秦均不在“六国”数中,故表名“六国年表”。小国附属于宗主国。蜀与义渠附于秦表,因两国为秦所并。同理,郑附于韩表,代、中山附于赵表,鲁、蔡、莒、吴、越附于楚表。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,残存之晋仅有绛、曲沃,其后为魏所并,故尽附于魏表。
《六国年表》断限,上接《十二诸侯年表》之后,起周元王元年,下迄二世之灭,表序又从秦始封诸侯讲起,完整地勾勒了秦朝一代兴亡的历史线索,突出地表现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地位。
太史公读《秦记》,至犬戎败幽王,周东徙洛邑,秦襄公始封为诸侯,作西畤用事上帝,僭端见矣。《礼》曰:“天子祭天地,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。”今秦杂戎、翟之俗,先暴戾,后仁义,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,君子惧焉。及文公逾陇,攘夷狄,尊陈宝,营岐雍之间,而穆公修政(10),东竟至河,则与齐桓、晋文中国侯伯侔矣。是后陪臣执政,大夫世禄,六卿擅晋权,征伐会盟,威重于诸侯。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,诸侯晏然弗讨,海内争于战功矣。三国终之卒分晋,田和亦灭齐而有之,六国之盛自此始。务在强兵并敌,谋诈用而从横短长之说起(11)。矫称蜂出(12),誓盟不信,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(13)。秦始小国僻远,诸夏宾之(14),比于戎翟,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(15)。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,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,然卒并天下,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,盖若天所助焉。
或曰“东方物所始生,西方物之成孰”(16)。夫作事者必于东南,收功实者常于西北。故禹兴于西羌(17),汤起于亳(18),周之王也以丰、镐伐殷,秦之帝用雍州兴,汉之兴自蜀汉。